|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耦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连通性的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耦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连通性的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中文摘要

生态安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多注重将自然保护区视为生态源地,而忽略具有潜在生态服务的斑块以及斑块连通性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以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为例,通过耦合碳储存、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4种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连通性优化生态源地,构建综合阻力面并利用电路理论确定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处于低生态安全地带,区域内水资源短缺和沙漠化严重。(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共识别22个生态源地,面积69622.24 km2,以及33条生态廊道,长度4722.39 km。源地呈现南部分散、北部密集的格局,且南、北源地间连通性较差。(3)形成“两屏、一环、多片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布局方案,明确生态功能分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黄秋淞、何浩

环境科学理论环境管理灾害、灾害防治

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景观连通性电路理论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

黄秋淞,何浩.耦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连通性的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EB/OL].(2024-12-03)[2025-08-23].https://chinaxiv.org/abs/202412.00050.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