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成效初步评估
为加强湿地保护,国家出台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三江平原湿地被列为首批重点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区,目前工程已实施超过10年,对工程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15年的遥感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模型模拟方法,对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后的湿地面积及分布、湿地景观结构、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进行初步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期间,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2 508.55 km<sup>2</sup>,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面积减小速率为209.40 km<sup>2</sup>/a;2010-2015年间,湿地减少速度变缓,湿地减少速率为89.91 km<sup>2</sup>/a;2000-2015年间湿地平均斑块面积先减小后增大;2000-2015年期间湿地植被覆盖度由91.8%减小至74.0%;自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以来,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有所增加,但水禽栖息地支持能力明显下降。
何兴元,贾明明,王宗明,任春颖,郑海峰,郭跃东,张新厚,辛晓平
环境科学技术现状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防治
湿地动态变化,景观指数,植被覆盖度,水禽栖息地,净初级生产力,三江平原
何兴元,贾明明,王宗明,任春颖,郑海峰,郭跃东,张新厚,辛晓平.基于遥感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成效初步评估[EB/OL].(2017-02-10)[2025-08-16].https://chinaxiv.org/abs/201702.00129.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