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跃性指数的标签相关性判断研究*
[目的/意义]改善标签相关性判断策略效果不理想、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方法/过程]结合标签相关性判断的特点对活跃性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改造,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次活跃性指数迭代的标签相关性判断策略,并以社会化标注社区“豆瓣电影”的675351位用户的标签数据为例进行实验,以验证策略的效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的召回率为79.6%,准确率为93.3%,均较为理想,明显优于常用的Top-N策略。同时,该策略的通用性较好,适用于视频、音频、文本等各类型媒体。因此,该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标签的相关性判断问题。
林鑫、周知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活跃性指数社会化标签标签相关性
林鑫,周知.基于活跃性指数的标签相关性判断研究*[EB/OL].(2022-06-28)[2025-08-30].https://sinoxiv.napstic.cn/article/3444773.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