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特征及地面气象因素影响机制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特征及地面气象因素影响机制

中文摘要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凉州和永昌逐小时沙尘暴资料以及代表站民勤逐日气温、地温、降水、最大冻土深度、积雪日数、积雪深度、平均风速、平均大风日数和近10 a逐小时气温、地温和风速资料,运用常规的气候统计方法,对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特征进行研究, 并采用相关系数(Pearson)法进一步分析沙尘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频次下午到傍晚出现最多,凌晨最少,沙尘暴频次春季上午开始增多,秋、冬季中午开始增多,夏季下午开始增多。河西走廊东部持续60~180 min沙尘暴频次最多,夏季持续1~30 min频次最多,长持续时间的沙尘暴上午开始增多,而短时间的沙尘暴基本出现在下午到晚上。沙尘暴频次月、季变化4月和春季出现最多,9月和秋季最少;近55 a沙尘暴频次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大风日数减少、风速减小,地温、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下垫面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造成。

李玲萍

10.12074/201911.00054V1

大气科学(气象学)灾害、灾害防治

沙尘暴地面气象要素河西走廊东部

李玲萍.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特征及地面气象因素影响机制[EB/OL].(2019-11-14)[2025-08-03].https://chinaxiv.org/abs/201911.00054.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