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wetlands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Coastal Zone of Yancheng, Jiangsu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过程,反映了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和差异性。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景观类型的动态转移矩阵、景观变化程度指数、动态度指数和重要度指数等区域景观变化的模型,对1987-2007年间湿地景观组分的转移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定量刻画区域景观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1)随着区域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的加强和米草沼泽的扩张,光滩、芦苇沼泽一直呈现减少趋势,米草沼泽、淡水养殖塘、水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碱蓬沼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海水养殖塘、河流水域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2)1987-2007年间,各湿地景观组分变化显著。除了自然湿地景观之间相互转化,自然湿地景观向人工湿地景观转移也迅速增加; 景观变化程度区域差异显著,干扰强烈区向海岸带迁移。(3)1987-2007年间,湿地景观干扰程度总体呈现继续增强趋势,区域景观人类干扰均处于加剧时期。(4)两个时期湿地景观变化趋向显著的是:非湿地与水田之间转化,光滩转为米草、光滩转为淡水养鱼塘等;景观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射阳县和大丰县内的滨海区域最显著。

 

孙贤斌、刘红玉

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理论环境科学技术现状

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盐城海滨

wetlandlandscape patternspatial-temporal changecoastal zone of Yancheng

孙贤斌,刘红玉.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EB/OL].(2009-04-20)[2025-08-11].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904-636.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