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基于GIS的北京市建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基于GIS的北京市建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he Study of Site Coverage Distribution of Beijing Based on GIS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建筑密度是研究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天安门旗杆为中心,采用缓冲分析和区域切割法对北京市的建筑密度在环形带及扇形方向上进行变化分析,旨在寻找可能的空间分布规律。扇形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条件优越的东南及南部地区建筑密度较高,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形的影响密度较低。环形分析结果表明中心老城区的建筑密度最高,随着离城区距离的增大,建筑密度总体上呈递减状态。中心城区(1、2、3环形区,距离中心区约7.5km)平均建筑密度约为26%;城乡结合部(10~20环形区,距离中心约25km~50km)平均建筑密度约为9%;远郊区(环形区20以后,距离中心区大于50km)平均建筑密度不足3%。

Site coverage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learn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city. In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 of GIS, buffer and sector analysis are imposed in pursuit of finding possible spatial distribution rules of Beijing taken flagpole in Tian\

象伟宁、李丽华、郑新奇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地理建筑基础科学

建筑密度 缓冲分析 城乡结合部 梯度

Site coverage buffer analysis transition region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grad

象伟宁,李丽华,郑新奇.基于GIS的北京市建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EB/OL].(2006-09-28)[2025-08-04].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609-419.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