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长期氮沉降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的C、N、P 化学计量特征

长期氮沉降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的C、N、P 化学计量特征

中文摘要

为研究长期氮沉降条件下林木凋落物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模拟氮沉降处理第12 年时,分析了杉木林凋落物不同组分(叶、枝、果)与不同土层土壤(0~20 cm、20~40 cm、40~60 cm)的C、N、P 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氮沉降处理分4 个水平,分别为N0(0 kg·N·hm-2·a-1)、N1(60 kg·N·hm-2·a-1)、N2(120 kg·N·hm-2·a-1)、N3(240 kg·N·hm-2·a-1),每处理重复3 次。结果表明:(1)凋落物各组分的C、N、P 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高于土壤,凋落物和土壤化学计量比均表现为C/P>C/N>N/P。凋落物不同组分的C、N 含量表现为叶>果>枝,而P 含量表现为叶>枝>果。(2)12 年氮沉降增加了凋落物叶、枝和果的N 含量,增幅分别为4.24%、15.97%、6.47%。增加了凋落物枝N/P,降低了凋落物枝C 含量、C/N 和C/P。中-高(N2、N3)氮沉降增加了土壤N 含量,低(N1)氮沉降增加了土壤C/P、N/P。(3)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物N 与土壤N 显著正相关,土壤C/P 与凋落物C/P、N/P 显著负相关,土壤P 与凋落物N/P 显著负相关。说明凋落物N 是土壤N 的重要N 素来源之一,而土壤N 可能是决定长期氮沉降后凋落物N/P 的主要因素。

沈芳芳、孟庆银、樊后保、徐晋、童浩、陈官鹏、刘文飞、廖珂

10.12074/202003.00012V1

环境科学理论环境科学技术现状环境生物学

氮沉降,生态化学计量,凋落物,土壤,杉木人工林

沈芳芳,孟庆银,樊后保,徐晋,童浩,陈官鹏,刘文飞,廖珂.长期氮沉降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的C、N、P 化学计量特征[EB/OL].(2020-03-06)[2025-08-11].https://chinaxiv.org/abs/202003.00012.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