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半干旱区蒸散特征及归因分析
探讨蒸散(ET)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水资源有效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区1981—2018年ET 变化特征并量化了其影响因子的贡献。研究发现,1981—2018年内蒙古半干旱地区ET 以1.75 mm·a-1的速度呈波动上升趋势(P<0.05);同时,ET 变化存在年代际差异,在1997年发生明显突变,1998—2018年ET 以1.70 mm·a-1的速度增加(P<0.05)。大气水分亏缺(VPD)和LAI在1997年后每年分别以0.002 hPa和0.01的速度显著增加(P<0.05),弥补了其他因子的不利影响,导致了ET 显著增加。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T 变化主要受到VPD的直接作用驱动,通径分析的决定系数达0.95,由VPD 主导ET 变化的区域占内蒙古半干旱区面积的93.56%,能够解释ET 变化的24.83%~90.46%。同时,VPD也是耕地、林地、草地、城市和裸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上ET 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平均能够解释45%以上的ET 变化。
赵晓涵
环境科学理论大气科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
蒸散大气水分亏缺BEPS模型叶面积指数内蒙古
赵晓涵.内蒙古半干旱区蒸散特征及归因分析[EB/OL].(2021-12-12)[2025-08-16].https://chinaxiv.org/abs/202112.00105.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