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枯草芽孢杆菌源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融合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本试验旨在构建不同纤维素酶的融合表达系统及探讨融合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分别扩增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设计一段柔性接头(GSGGGS),通过酶切连接将2个纤维素酶基因构建在一个开放阅读框(ORF)内,插入到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el42-Cel2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2个纤维素酶基因Cel42和Cel22,并构建了重组表达系统BL21(DE3)/pET32a(+)-Cel42-Cel2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估计其分子质量约为101 ku,粗酶液中葡聚糖内切酶活性为57.62 U/mL,葡聚糖外切酶活性为32.57 U/mL。试验所得融合纤维素酶Cel42-Cel22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反应pH为6.0,温度在30~70 ℃范围内时可维持70%以上的纤维素酶活性,pH在4.0~9.0范围内时可保持75%以上的纤维素酶活性。除Mn2+外,其他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g2+和Cu2+对的抑制作用较明显。由此可见,本试验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了融合纤维素酶Cel42-Cel22,且该酶具有一定的活性,可适应较宽广的温度和pH范围,对金属离子敏感。
曹平华、丁 轲、张春杰、王玉琴、李 旺、邱静静、罗伟光、何万领、李元晓、赵龙妹
生物工程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
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克隆融合表达酶学性质
曹平华,丁 轲,张春杰,王玉琴,李 旺,邱静静,罗伟光,何万领,李元晓,赵龙妹.2种枯草芽孢杆菌源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融合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分析[EB/OL].(2017-10-11)[2025-08-18].https://chinaxiv.org/abs/201711.01453.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