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

以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798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不均衡指数揭示了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和类型结构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叠加分析等方法探测了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呈聚集分布状态,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低密度集聚区。(2)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类型结构中,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所占比例最高,呈现“双核多点”空间特征,“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所占比例最低,呈“一带多点”空间结构,各类型科普教育基地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3) 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受社会经济、交通条件、教育水平、旅游资源和政策制度等人文因素以及高程、河流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研究结果对优化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布局,促进科普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马晓敏

10.12074/202312.00089V1

自然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普及自然科学现状自然科学机构、自然科学团体、自然科学会议

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

马晓敏.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构及影响因素[EB/OL].(2023-12-06)[2025-08-05].https://chinaxiv.org/abs/202312.00089.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