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网络与大学角色:网络视角的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网络与大学角色:网络视角的分析

中文摘要

目的/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丰富,正在向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努力。对大湾区科技创新供给情况进行充分考察,是完善政策举措的第一步。[方法/过程]基于2012年到2016年间的科技论文和专利数据,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的知识创新网络(KIN)和技术创新网络(TIN)进行了可视化和结构分析,同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案例,评估内地研究型大学在大湾区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地位、角色和绩效,探究大学在参与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结果/结论]研究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结构成熟,总体呈中心—边缘的分布形态;(2)内地高校论文数量领先湾区,但创新网络搭建和引领的能力不足;(3)湾区知识创新前沿趋向新型工科发展,地区间存在明显的梯度效应;(4)高科技企业主导大湾区技术创新网络,广深两地技术合作开发模式不同。

曾志敏、杨泽森

10.12074/201807.00029V1

科学、科学研究教育信息传播、知识传播

科技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

曾志敏,杨泽森.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网络与大学角色:网络视角的分析[EB/OL].(2018-07-05)[2025-08-23].https://chinaxiv.org/abs/201807.00029.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