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基于MODIS-NDVI、DEM和气象数据,分析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并与降水、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散量和海拔进行相关、偏相关或叠加分析,探讨FVC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FVC整体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呈半环状递减,FVC集中在20%以下,人类活动及径流等打破植被地带性规律;2000—2015年FVC明显改善,广泛分布于盆地中西部地区,2001—2002年年际变化最显著;FVC与降水、相对湿度以正相关为主,与温度关系不显著,与日照时数和蒸散量主要为负相关,降水对FVC贡献最大,温度通过影响蒸散量等间接影响FVC,而土壤蒸发对蒸散量的影响大于植物蒸腾;FVC与等高线空间分布较吻合,FVC在2 800~2 900 m和4 600~4 700 m出现两个峰值,4 700 m以上FVC迅速降低。
宋明华、付阳、张斯琦、张博雄、杨祎、陈辉
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理论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宋明华,付阳,张斯琦,张博雄,杨祎,陈辉.2000—2015年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EB/OL].(2019-09-11)[2025-08-16].https://chinaxiv.org/abs/201909.00152.点此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