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印本平台
首页|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为例

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为例

中文摘要

为避免乡村旅游开发引起乡村特色消失和生态风险加剧等负面影响, 该文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自然-文化”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以此为约束条件对旅游用地进行空间布局规划, 将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和人类活动区4 类生态功能区, 各区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现状决定了其差异化的用地特征。自然旅游用地规划以维持原有景观不变为主, 对景观进行修复为辅的原则布局在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和人类活动区内, 采用GIS 空间叠加分析法将金溪北部片区规划为农事活动体验区, 农科所片区规划为农业生态观光区, 紫溪水库、金溪规划为水域观光游览区。文化观光旅游用地和休闲旅游用地规划以景观不变和景观修复为原则, 主要布局在核心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内; 而农业科教旅游用地布局规划在人类活动区内, 结合实地调研选址在下溪园北侧新建生态农业展览馆。服务设施用地规划以景观发生变化为原则, 主要布局在生态过渡区和人类活动区, 采用GIS 核密度和空间叠加分析法划定顶溪园西北部为游客中心, 金星村为民宿、餐饮集中布局区。其他旅游用地规划以景观不发生变化为原则布局在人类活动区内。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对乡村旅游用地规划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叶新才、王建英、黄远水、邹利林

10.12074/201711.00279V1

环境科学理论环境管理社会与环境

乡村旅游生态安全旅游用地空间布局生态功能区

叶新才,王建英,黄远水,邹利林.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为例[EB/OL].(2017-11-06)[2025-08-16].https://chinaxiv.org/abs/201711.00279.点此复制

评论